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期货知识

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口令 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具体内容详情!

2023-12-20 14:23:32

今天为小编为大家谈谈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,以及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口令的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请不要忘了收藏哦!

本文目录一览:

  • 1、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  • 2、太极拳初学入门24式解析是什么?
  • 3、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,太极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心的运动,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是很常见的一种运动,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之间,以下了解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。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1

    发源于黄帝内经,是以易学、阴阳理论为根基,根据拳面呈圆弧形和手肘有“鸡心窝”和手指有“虎口”的力量运用特点,以及“虎指”、“虎口”等关节、手指的

    灵活使用,使人通过形意拳和太极拳的有效练习,充分体会周身整体协调一致,力求身心合一,阴阳平衡的境界。太极拳练习有哪些基本动作要领?练习太极拳时,要求每个动作要有全面准确的力,才能达到动静兼备的理想效果。在练习之前,首先由师父或朋友或自己学习标准动作,在不出一瞬之间就能正确的发力。

    练习时每个动作应做到“四动”:第一,以“二进”的基本动作,要求双手臂以及臂膊的力量必须正确传递到身体(在身体没有动作的基础之下也不断传递力),肩膀和胸膀的力量不断传递,以便使身体获得最大的推动力。第二、以“三进”的基本动作,双手臂、双肘、双腿、躯干前面、后面必须力量均匀传递到脚踝。躯干前面和双肘不断传递力量,可以减压。

    躯干后面不断传递力量,可以增加后面力量传递距离和时间。在不断的循环练习中双臂、前臂、肘、脚踝、手腕、肩关节。脚踝、膝关节,髋关节。脚趾。

    大腿。后背。前臂、大拇指和食指、二拇指和食指,小拇指和一中指、中指和食指,三指手指,手指关节和手掌大、二、三指手指,脚趾关节和脚掌关节,中指关节和脚掌关节、脚趾关节和食指关节、二指关节和食指关节。“三进一退”(即三个手指一起发力)。三个动作要求“起、随、落,上、下、前、后、左、右”。要达到一气呵成,力达全身的运行境界。

    第三步,双手的力量传达到脚掌、脚趾。用“一退”的基本功动作双手做“一退”的动作,以达到一气呵成的力量传达要求,力达全身的运动。第四、“三进”以手腕的“一退”为主动作,达到一气呵成的力量传达要求。

    手腕力量不断传递到肘关节,并且肘关节的力量不断传递到大臂关节,同时手肘发力,不断传递到胳膊。用这种力量,达到一气呵成,力达全身的运行要求。太极拳练习包括“易筋经”、“套路”、“内功”三种基本功,每种基本功要求均不同。所以练习的方法也不同。不管练习哪种功法,对于练习者都有要求,只是各个人在发力部位方面所需要学的也不相同,一般以下面八种发力部位为主要依据:

    (1)“四肢(躯干)”,是指手、肘、肩、腰、胯(腰带肘,肘带肩,肩带胯),这是基础力量和速度发展的基础;

    (2)上肢(肩、胸、肘),这是肩带肘带胸带髋带腰带全身整体发力力量;

    (3)下肢(腿、膝盖、踝、跟),这是下肢带上肢全身发力力;

    (4)脊梁,这是脊柱所带全身。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2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动作要领一:预备

    人像一部机器,工作前必须发动预热。练太极拳亦是如此。

    1、排浊。练拳前鼻涕、痰、大小便等应排净,手机、钥匙、手表、眼镜等要去除,轻装上阵、专心致志,准备练拳。

    2、压腿。找半人高的台阶等压腿,尽量压到两手、两肘触及脚尖。左右腿压完后,要屈腿揉按左右膝盖和脚踝。

    3、轮臂。成弓步站立,一手按前腿,一臂循环轮甩,左右轮换,拍打肩周和命门。

    4、涮腰。双臂上举,随腰左右俯仰翻转。

    5、拍打。双手搓热后,干洗脸、干梳头、揉捏耳朵,拍打全身,从面部到胸肋腹背腰腿前后、手背、胳膊依次酌轻重拍打,由掌到拳,由轻渐重,打到全身温暖方止。

    6、踢腿、仆步等,用时大约10~15分钟。

    7、转膝。弯腰两手扶膝,左右各转25次。

    身体调整好了,可避免腰腿膝等不适感觉,也为演练太极拳做好了充分准备。太极拳的预备,就是“守之以静,以静待动”。

    动作要领二:起势

    做过预备动作后,浑身暖烘烘,关节部位都得到了活动,身形得到了调整,就可以起势了。

    站好后,身形就要进入气功态。意想人站在地球(太极球)之上,茫茫宇宙浩瀚无际,天地人合而为一。此时应全身放松,两手自然下垂,五指松胀,手接天线。若两手无气感(无麻、热、胀等感觉),可前后轻轻甩臂,配合呼气吸气;或两手从前方搂气,灌注肚脐;或两臂从头顶采气,灌注百会(头顶),顺玉枕、大椎、命门、委中到涌泉(脚底),再由涌泉向上导引至下丹田、中丹田、人中到百会,依次循环转周天,使身体充分进入气功状态。

    此时两臂感到粗胀,汗毛触觉灵敏,可谓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。如此调意、调身、调息,一切俱备,就可以作起势动作了。

    两脚开步稍宽于肩,两手向上抬起,意想提着地球向上牵引,十指间有无数条弹性黏丝,配以深长细缓的吸气双手缓慢向上平举,两臂距离略宽于肩,双手提抬至与肩同高时再坐腕下按,缓慢呼气。两手两臂似有无数条弹性黏丝顶着,下压过程感到异常舒适惬意。弹性细丝向上顶,两手往下按。

    脚心涌泉暖洋洋, 身体缥缈宇宙间。

    舌抵上腭丝丝甜, 腹式呼吸意深长。

    道法自然麻热胀, 延年益寿太极拳。

    美好的无极享受中也蕴涵太极拳的捋挤按、轻灵圆活、虚实松静、刚柔相济、彼微动我先动的真谛。

    预备起势功夫到家了,下面的套路动作自然也就行云流水、运用自如、得心应手了。

    太极拳入门步法要领:

    一、太极拳入门步法起落要轻灵

    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。掌握好轻起轻落、点起点落、缓起缓落的步法原则。

    既要把握“猫步”中轻灵、柔和、敏捷、无声无息、“软着陆”的特点,又要领会“迈步如临渊”时,思想高度集中,谨慎小心,轻缓、窥探,随时可以收回、迈出的精神。

    同时,还应匀速、连贯、绵绵不断。否则,既会影响步法的 任意互换,又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。

    二、太极拳入门落脚的方位要准确

    这是检验拳式是否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因此,每个动作都应按照基本要求,把脚落到应落的位置。准则是“四正四隅”。

    即东、西、 南、北四个正方向为基本方位;东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四个与正东、正西方向线形成夹角45°者,为中间方位、为斜方向。

    在四个斜方位中,还有两种情况:一 是在套路行进方向线左或右,成夹角约30°者;二是夹角小于30°者,这是以“八卦”“五行”来表示太极拳定势的方位, 也是太极拳独特的人体空间定位坐标。

    既符合人体机理活动规律,又能使动作变换自如。因此,行拳时必须朝上述四个正方向前进、后退,或某个斜方向斜进、斜退,不可偏离。如失于准确,则会造成“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”的错误。

    三、太极拳入门提脚的高度要适中

    原则是“进步宜低,退步宜高”。低是贴近地面,高为不超过踝骨。这就应特别注意步法转换时摆胯的高度要适中,并保持一致。不能过高过低、忽高忽低。

    同时还应注意“上步脚跟铲地,退步脚尖先行”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进步时,前进脚脚跟先着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;退步时,后退 脚脚尖先落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。

    侧行步(横移步),前脚掌内侧先着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。

    四、太极拳入门两脚间要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

    间距的宽窄,应以便于身体重心转换为原则。也就是说,不论进步或退步,要使身体重心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,由原来的支 撑脚转换到另一脚。

    一般的横向间距是:虚步10~30厘米,弓步20~30厘米(野马分鬃同肩宽),马步约为本人2~3脚长。

    前后两脚一定不能站在一条直 线上,或左右交叉绕步。并步时,两脚平行,间距10~30厘米,成小开步,不可靠的很紧或成“八字形”。

    五、太极拳入门步幅大小要恰当

    步大,进退摆放不能随机应变,容易被动失势;步小,不利于塌腰、落胯,内气下沉和重心稳定。因此,脚步大小应以脚步舒展、重心稳固、不过前过后、迎送相当、转动灵活为宜。

    例如弓步,以一腿屈膝支撑、另一腿自然伸直为好,不可有任何勉强。习练者应结合个人情况,在实践中不断体悟、摸索,总结经验。

    六、太极拳入门两脚要虚实分明

    这既是太极拳运动中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,也是对步法的一个基本要求。

    拳论云:“一处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。”就 是说,太极拳的每个套路,除起势和收势时两脚短暂平行站立外,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一虚一实、一实一虚的转换中进行。

    习练者要靠意念的引导、姿势的开合、 重心的.移换、呼吸的配合来调整实现。

    具体做法

    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,腰向左转,身体重心移至左脚,成为支撑脚,左脚即为实;右脚起辅助支撑作用,为虚。

    反之,腰向右转,身体重心移至右脚,成为支撑脚,右脚即为实;左脚起辅助支撑作用,为虚。二者交替进行,要防止步不分虚实的“双重”现象和拖泥带水的散步 式打拳。如此,手足才能得其用,攻防才能得其宜。

    七、太极拳入门脚的运行路线要清晰,要走出弧形

    走弧画圆是太极拳独特的`运动方式。它以演练者的脊柱为轴心,手上有圆,脚下有圆,进是圆,退是圆。各式各样的弧和 圆贯穿于每个拳势之中。

    因此,不论进步或退步,两脚都应根据“先收后开”的轨迹运行。不可直来直去,有棱有角。以弓步为例,不论左弓步或右弓步,都应先把 后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,然后再向左(右)侧前方上步。

    倒卷肱则是先把前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,然后再斜向左(右)侧后方45°角撤步。这样就自然形成“月牙 形”或“弓背形”的弧形路线。

    八、太极拳入门脚步要稳固

    这是步型的核心,也是实现各种技法的保证。拳谚曰“迈步如犁行地,落地如树生根”;“腰如蛇行,步如粘”。只有根基扎实,身体平衡,上 肢、躯干才能灵活多变。

    这就要求习练者注意做好:(1)开胯圆裆,两腿对撑,扩大底面;(2)身体重心的转换只能随步的变换而移动,步法不变,重心不能 变;(3)换步前必须先换重心,只有在支撑脚控制好重心后,才能将另一脚提起;(4)支撑脚必须五趾抓地,全脚踏实。切忌“掀掌”“拔根”减少支撑面。

    九、太极拳入门脚的动作要与上肢动作密切配合,协调一致,一起进行

    做到身随步走,步随身移。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。步到、身到、手到、眼到。内外相合,上 下相随,全身协调。不能步走身留或身走步留,各行其事,上下脱节。

    拳谚说得好:“步动身随手方到,打人动步方得妙”。“手到脚不到,鬼也打不到;手脚一齐 到,金刚也跌倒”。

    总之,太极拳的根基在脚,“先有好脚,才有好拳”。只有充分认识脚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地位,经常注意桩功、行步锻炼,打好步型、步法基础,加强腿部支撑力和柔韧性,才能提高拳技水平。

    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3

    练太极拳的心法

    静是屏除杂念,精神集中;松是内外放松,畅通气血;

    正是端正不偏,不俯不仰;圆的旋转柔顺,内外协调;

    舒是大不散漫,小不萎缩;匀是快慢均匀,缓急从心;

    轻是举动轻灵,不僵不滞;稳是虚实变换,处处稳重。

    练太极拳的动作要领

    架子分高、中、低三种。架子高低要根据练习者的体力条件和熟练程度来决定。太极拳运动量的大小,决定于架子的高低和快慢,高而快的练法运动小,低而慢的练法运动量大。

    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,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加以调整。

    练整套拳时,在开头确定了高、中、低的架子以后,就要始终保持一个水平,不要忽高忽低。

    要求提高技术水平,而体力条件许可的人,应逐步提高运动量,不应满足于轻松舒服的练法。轻松的练法是疗病保健的练法,对提高技术水平帮助不大。

    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口令  太极拳初学入门分解动作具体内容详情!

    太极拳初学入门24式解析是什么?

    24式太极拳的分解:

    起势、野马分鬃、白鹤亮翅、搂膝拗步、手挥琵琶、倒卷肱、左揽雀尾、右揽雀尾、

    单鞭、云手、单鞭、高探马、右蹬脚、双峰贯耳、转身左蹬脚、左下势独立、右下势独立、

    左右穿梭、海底针、闪通臂、转身搬拦捶、如封似闭、十字手、收势。

    名称由来

    太极拳属武术一大拳系。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,遂用中国古代的“阴阳”、“太极”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。

    “太极”一词源出《周易·系辞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“太”就是大的意思,“极”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。宋朝周敦颐在《太极图说》中第一句话就是“无极而太极”,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,而是“太极本无极”之意,意即“太极”是产生万物的本源。

    含有至高、至极、绝对、唯一之意。太极拳取的也是这个意思。太极图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,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,逐步形成了太极拳术。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,太极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心的运动,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是很常见的一种运动,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之间,以下了解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。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1

    动作要领一:预备

    人像一部机器,工作前必须发动预热。练太极拳亦是如此。

    1、排浊。练拳前鼻涕、痰、大小便等应排净,手机、钥匙、手表、眼镜等要去除,轻装上阵、专心致志,准备练拳。

    2、压腿。找半人高的台阶等压腿,尽量压到两手、两肘触及脚尖。左右腿压完后,要屈腿揉按左右膝盖和脚踝。

    3、轮臂。成弓步站立,一手按前腿,一臂循环轮甩,左右轮换,拍打肩周和命门。

    4、涮腰。双臂上举,随腰左右俯仰翻转。

    5、拍打。双手搓热后,干洗脸、干梳头、揉捏耳朵,拍打全身,从面部到胸肋腹背腰腿前后、手背、胳膊依次酌轻重拍打,由掌到拳,由轻渐重,打到全身温暖方止。

    6、踢腿、仆步等,用时大约10~15分钟。

    7、转膝。弯腰两手扶膝,左右各转25次。

    身体调整好了,可避免腰腿膝等不适感觉,也为演练太极拳做好了充分准备。太极拳的预备,就是“守之以静,以静待动”。

    动作要领二:起势

    做过预备动作后,浑身暖烘烘,关节部位都得到了活动,身形得到了调整,就可以起势了。

    站好后,身形就要进入气功态。意想人站在地球(太极球)之上,茫茫宇宙浩瀚无际,天地人合而为一。此时应全身放松,两手自然下垂,五指松胀,手接天线。若两手无气感(无麻、热、胀等感觉),可前后轻轻甩臂,配合呼气吸气;或两手从前方搂气,灌注肚脐;或两臂从头顶采气,灌注百会(头顶),顺玉枕、大椎、命门、委中到涌泉(脚底),再由涌泉向上导引至下丹田、中丹田、人中到百会,依次循环转周天,使身体充分进入气功状态。

    此时两臂感到粗胀,汗毛触觉灵敏,可谓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。如此调意、调身、调息,一切俱备,就可以作起势动作了。

    两脚开步稍宽于肩,两手向上抬起,意想提着地球向上牵引,十指间有无数条弹性黏丝,配以深长细缓的吸气双手缓慢向上平举,两臂距离略宽于肩,双手提抬至与肩同高时再坐腕下按,缓慢呼气。两手两臂似有无数条弹性黏丝顶着,下压过程感到异常舒适惬意。弹性细丝向上顶,两手往下按。

    脚心涌泉暖洋洋, 身体缥缈宇宙间。

    舌抵上腭丝丝甜, 腹式呼吸意深长。

    道法自然麻热胀, 延年益寿太极拳。

    美好的无极享受中也蕴涵太极拳的捋挤按、轻灵圆活、虚实松静、刚柔相济、彼微动我先动的真谛。

    预备起势功夫到家了,下面的套路动作自然也就行云流水、运用自如、得心应手了。

    太极拳入门步法要领:

    一、太极拳入门步法起落要轻灵

    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。掌握好轻起轻落、点起点落、缓起缓落的步法原则。

    既要把握“猫步”中轻灵、柔和、敏捷、无声无息、“软着陆”的特点,又要领会“迈步如临渊”时,思想高度集中,谨慎小心,轻缓、窥探,随时可以收回、迈出的精神。

    同时,还应匀速、连贯、绵绵不断。否则,既会影响步法的 任意互换,又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。

    二、太极拳入门落脚的方位要准确

    这是检验拳式是否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因此,每个动作都应按照基本要求,把脚落到应落的位置。准则是“四正四隅”。

    即东、西、 南、北四个正方向为基本方位;东北、东南、西南、西北四个与正东、正西方向线形成夹角45°者,为中间方位、为斜方向。

    在四个斜方位中,还有两种情况:一 是在套路行进方向线左或右,成夹角约30°者;二是夹角小于30°者,这是以“八卦”“五行”来表示太极拳定势的方位, 也是太极拳独特的人体空间定位坐标。

    既符合人体机理活动规律,又能使动作变换自如。因此,行拳时必须朝上述四个正方向前进、后退,或某个斜方向斜进、斜退,不可偏离。如失于准确,则会造成“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”的错误。

    三、太极拳入门提脚的高度要适中

    原则是“进步宜低,退步宜高”。低是贴近地面,高为不超过踝骨。这就应特别注意步法转换时摆胯的高度要适中,并保持一致。不能过高过低、忽高忽低。

    同时还应注意“上步脚跟铲地,退步脚尖先行”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进步时,前进脚脚跟先着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;退步时,后退 脚脚尖先落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。

    侧行步(横移步),前脚掌内侧先着地,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。

    四、太极拳入门两脚间要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

    间距的宽窄,应以便于身体重心转换为原则。也就是说,不论进步或退步,要使身体重心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,由原来的支 撑脚转换到另一脚。

    一般的横向间距是:虚步10~30厘米,弓步20~30厘米(野马分鬃同肩宽),马步约为本人2~3脚长。

    前后两脚一定不能站在一条直 线上,或左右交叉绕步。并步时,两脚平行,间距10~30厘米,成小开步,不可靠的很紧或成“八字形”。

    五、太极拳入门步幅大小要恰当

    步大,进退摆放不能随机应变,容易被动失势;步小,不利于塌腰、落胯,内气下沉和重心稳定。因此,脚步大小应以脚步舒展、重心稳固、不过前过后、迎送相当、转动灵活为宜。

    例如弓步,以一腿屈膝支撑、另一腿自然伸直为好,不可有任何勉强。习练者应结合个人情况,在实践中不断体悟、摸索,总结经验。

    六、太极拳入门两脚要虚实分明

    这既是太极拳运动中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,也是对步法的一个基本要求。

    拳论云:“一处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。”就 是说,太极拳的每个套路,除起势和收势时两脚短暂平行站立外,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一虚一实、一实一虚的转换中进行。

    习练者要靠意念的引导、姿势的开合、 重心的.移换、呼吸的配合来调整实现。

    具体做法

    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,腰向左转,身体重心移至左脚,成为支撑脚,左脚即为实;右脚起辅助支撑作用,为虚。

    反之,腰向右转,身体重心移至右脚,成为支撑脚,右脚即为实;左脚起辅助支撑作用,为虚。二者交替进行,要防止步不分虚实的“双重”现象和拖泥带水的散步 式打拳。如此,手足才能得其用,攻防才能得其宜。

    七、太极拳入门脚的运行路线要清晰,要走出弧形

    走弧画圆是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式。它以演练者的脊柱为轴心,手上有圆,脚下有圆,进是圆,退是圆。各式各样的弧和 圆贯穿于每个拳势之中。

    因此,不论进步或退步,两脚都应根据“先收后开”的轨迹运行。不可直来直去,有棱有角。以弓步为例,不论左弓步或右弓步,都应先把 后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,然后再向左(右)侧前方上步。

    倒卷肱则是先把前脚收于支撑脚的内侧,然后再斜向左(右)侧后方45°角撤步。这样就自然形成“月牙 形”或“弓背形”的弧形路线。

    八、太极拳入门脚步要稳固

    这是步型的核心,也是实现各种技法的保证。拳谚曰“迈步如犁行地,落地如树生根”;“腰如蛇行,步如粘”。只有根基扎实,身体平衡,上 肢、躯干才能灵活多变。

    这就要求习练者注意做好:(1)开胯圆裆,两腿对撑,扩大底面;(2)身体重心的转换只能随步的变换而移动,步法不变,重心不能 变;(3)换步前必须先换重心,只有在支撑脚控制好重心后,才能将另一脚提起;(4)支撑脚必须五趾抓地,全脚踏实。切忌“掀掌”“拔根”减少支撑面。

    九、太极拳入门脚的动作要与上肢动作密切配合,协调一致,一起进行

    做到身随步走,步随身移。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。步到、身到、手到、眼到。内外相合,上 下相随,全身协调。不能步走身留或身走步留,各行其事,上下脱节。

    拳谚说得好:“步动身随手方到,打人动步方得妙”。“手到脚不到,鬼也打不到;手脚一齐 到,金刚也跌倒”。

    总之,太极拳的根基在脚,“先有好脚,才有好拳”。只有充分认识脚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地位,经常注意桩功、行步锻炼,打好步型、步法基础,加强腿部支撑力和柔韧性,才能提高拳技水平。

    初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2

   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生理效益

    1、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

    练太极要「心静意定」,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(心静),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(意定)执行,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。

    2、畅通经络、血管、淋巴及循环系统

    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,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,能使血气运行顺畅。练了若干时间,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、关节微响、针刺、腹鸣等感觉。

    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。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,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,能使血液加速运行,增加氧气的供应,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,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。改进柔韧度、肌力及肌耐力——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,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,加上重心交替变换,运行动作又多搂、拗、绞转,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;

    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、蹬脚等式子,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。

    3、提高心肺功能

    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,透过深、长、细、缓、匀的腹式呼吸方法,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,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,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。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(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),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。

    4、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

    因练拳时各关节、肌肉、骨骼会相互牵引、绞缠、挤压和舒张,内脏又因腹式呼吸(腹实胸实)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;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,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;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,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,提高了消化功能。

    精神效益

    消除压力——练拳时因要「心静用意,心无杂念」,又要体松,精神只集中於「意」上,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,呼吸调协,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,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,压力尽消,情绪稳定平伏;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,精神亦抖擞起来,工作效率自然提高。这无疑对样样打太极拳的好处不但能够强身健体,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排除压力以及舒缓情绪,是现代人理想的运动之一。

    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(周昭和1996)——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,不强已所难,内外相合、虚实分明、刚柔互兼。正所谓「静中触动动犹静」,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,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。

    认识不以强凌弱,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——太极拳论所说之「舍己从人」,彰显了太极拳「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」的独特武学精神。太极倡借力打力,以小力胜大力,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,以灵巧的动作,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,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。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,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,其终目的也只是「立自己於不败之地」罢了,绝无加害对方之意!

    了解修身处世之道——修习太极拳要讲求「中正安舒,心静体松」,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。透过练太极拳,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: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。做人只要「中正」,不走歪路,不偏不倚,就可感「安舒」之态;平日只要学会「心静」,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,就能体验到「体松」之感!

    练习太极拳的最佳时间

    练太极拳最好在每日黎明或傍晚。

    早晨空气新鲜,环境安静,而且可以使人体从睡眠的抑制状态进入到积极的活动状态,使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都活跃起来,给一天的工作做好精神上的、身体上的准备。到傍晚,经过一天劳动如果不感到过度疲劳,则可以通过打拳调剂或化解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的疲劳。不过,在早晚练拳也有一个缺点,就是缺少阳光,不能获得在阳光下运动的好处。

    标签 太极拳   分解   初学   入门   动作
  • 今日推荐
    影响红枣期货价格的要素有哪些
    影响红枣期货价格的要素有哪些

    影响红枣期货价格的要素: 1、气候要素 气候状况关于红...[详细]

    独家专栏
    精彩推荐
    热门排行
    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