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退保险需要什么手续)保险买错了 退保怎么样可以损失最小
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先购买了保险,才开始慢慢的了解保险、熟悉保险。
面对未来要缴纳不菲的保费,以及曾经踩过的坑,也有朋友萌生了“退保”的想法,但又怕损失惨重,所以一直犹豫不决。
这期我们就来继续讲一讲有关“保险合同”的那些事儿,或许对这些已经购买保险的朋友有些帮助。
我们还是以“重疾险”为例来讲“保险合同”,因为这是大家配置最多、花销最大的一类保险。
首先要肯定一点的是:
大家所购买的保险,甭管是终身的还是定期的,都是可以退的;并且退保时,保险公司也会返还部分保费给我们。
口说无凭,我们从“保险合同”的条款中找答案。
保险条款怎么说?
“犹豫期”内退保
先说一下“犹豫期”:
如果是刚刚买完保险,其实都会有一个“无损退货”的福利,类似于我们买东西时,商家给予“七日内无条件退换货”的承诺。
在保险合同中,“犹豫期”也会被特别说明,像下面这样:
具体的“犹豫期”会在“保险单”中标明,通常是10日(自然日),而如果大家是在银行购买的保险,“犹豫期”一般为最短15日。
在“犹豫期”内退保,保费是会原路返还,除了那不超过10元的保单工本费外,也算是“无损”退保。
“犹豫期”外退保
如果“犹豫期”已过,“退保”便要付出一定的代价。
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会知道,在我们保险合同的前几页,有一页叫“现金价值表”的纸,这张纸上标注的就是在每一个保单年度“退保”时可以拿到的钱。
如果没有看过本人之前的文章,放个链接,大家可以翻一翻:
【教你看合同】关注这几个点,小白也能找到保险合同的关键部位
Hold住要点,更轻松地看懂保险合同
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,“现金价值表”里标注的是每个保单年度末对应的现金价值。
如果大家在交下一期保费“缴费日”的前一天“退保”,才会获得表中所标注的“现金价值”;如果在某个保单年度之中“退保”,退得的具体“现金价值”就需要向保险公司进行咨询。
此外,退保时需要提供的资料,在“保险合同”中也会有明确的说明,通常就是“保险合同”原件以及投保人的身份证件。
如何合理地“退保”?
既然可以“退保”,那就来聊聊如何合理地“退保”。
有的朋友会说:想退就退呗,既然发现是坑,那还要考虑什么?
除非大家不想再继续购买其它产品获取保障了,否则人身保险“一退一进”这样的操作,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- 新产品的“等待期”。
我们知道,买一款人身保险都是有等待期的(意外险除外),“等待期”少则90天,多则180天;倘若我们真的把前一份保险退掉再去买新产品,那新产品的“等待期”便成为了一个真空地带。
万一在“等待期”内出险,那真的是欲哭无泪,毕竟前一份保障再“坑”再“贵”,那也是保障。
以重疾险为例,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重疾险都包含25种自带“国标”的重大疾病,即使再“贵”也总比没有强。
所以,我们在“退保”时,还是要让“一退一进”的两款保险实现“无缝衔接”,等新产品的“等待期”过后,再去“退”前一份保险。
“退保”的时间
如果在下一次“保费缴纳日”前90天“退保”,那再选择一款“等待期”90天的重疾险无疑可以做于“无缝衔接”;
但是,如果距下一次“保费缴纳日”不足90天,我们该怎么办?
可以利用“保险合同”中的“宽限期”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。
宽限期
先看看“保险合同”中对于“宽限期”是怎么解释的:
从我们下一次交费日期的次日零时起,会有60天的“宽限期”;在这个“宽限期”内,我们可以不用交纳保费,同时还享有保障。
看上面这段解释中,加黑的字体(加黑字体是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的地方)明确说明:
宽限期内出险,保险公司也会承担保险责任,只是在给付保险金时,要将欠的保险费扣除。
“宽限期”,并不是某一家保险公司给出的福利,而是这个行业的规范,所以大家在“退保”时,可以好好的利用这则条款。
“退保”只是因为产品不好吗?
前面聊过了关于“退保”的操作,但还要提一点的是:很多情况下,“退保”并不意味着产品很“坑”;相反,有时正是因为产品的“优秀之处”而去“退保”。
不卖关子了,说说这种因为产品优秀而“退保”的例子。
像终身寿险、年金保险这类仰仗“现金价值”的种险,“退保”意味着“保单折现”。
很多终身寿险(尤其增额终身寿险)、年金保险,在完成“期交保费”后的下一年,“现金价值”会甩下已缴的总保费很远,并且会以一个预定的利率增长;
“现金价值”在经过长期、复利的增长后,会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,这个时候“退保”或是“减保” 则是利用了“退保”的功能,实现了一种财富的有效管理。
所以,有时候“退保”真的不是因为产品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