号称高收益的定价利率4.025%的养老年金险,在去年年末沸沸扬扬的全行业炒作后停售,市场突然冷淡下来,因为据传新产品的定价利率都是3.5%了,到底还值不值得买呢?
在谈4.025%利率的年金险产品时,孙老师已经摆明了观点:配置养老年金险是一个轻收益而重功能的一个决策。回到养老场景来解释,要想完美地度过老年生活,从财务角度我们要翻过三座大山。第一座大山是通货膨胀风险。我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涨价,所以我们必须战胜通胀。第二座大山是单一资产波动风险,我们不能盲目地把战胜通胀的资源放在单一资产上。比如在我退休前那一年,养老都要依靠房子,万一房子贬值怎么办?所以要战胜通胀、控制风险,我们必须承受风险,用控制风险的技术来做资产配置,这是主流的养老的依托,任何养老金都应主要依靠这种方式积累,这在国外也叫DC制养老模式。第三座大山就是长寿风险。在过往大半个世纪,人类平均寿命大概增长了一倍。
二战前,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寿命也就是四五十岁,现在普遍七八十岁。谁知道未来的人类平均寿命会增长到多少岁呢?用资产配置的模式无法应对长寿风险,因为资产配置必须锁定一个基本目标,只能参照现在的平均剩余寿命。比如平均寿命78岁,假定我活到78岁,要想战胜通胀、控制风险,我每年应该存多少钱?这样计算,养老金到了78岁时就基本花完了,万一活到88岁、 98岁怎么办?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全民都对社保养老基金的枯竭感到恐惧。这是因为社保收益高吗?社保收益其实远没有3.5%、4.025%的年金险高,才2%出头,有些年份甚至不到2%。我之所以如此重视,是因为社保的给付机制是活到老给到老,恰好可以应对长寿风险。而同样能应对长寿风险,并且还能补充社保养老缺口的唯一产品,就是长期养老年金险。因为长期养老年金险承诺活到老给到老,那么它一定是固定收益类产品,其收益曲线必然跟着整体的市场利率走。目前全球的固定收益,包括银行利息都在走低,所以越往后,长期养老年金险的定价利率也会越低,这是必然的。定价利率下降并不影响长期养老年金险的弥补长寿风险的功能。如果我们不在年金险这一块提早应对,就意味着养老规划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。所以无论是3.5%还是4.025%的养老年金险,只要你规划了养老,都必须适当补充。当然,前提是你做了资产配置来应对通胀和单一资产波动风险,不能将全部资源砸在养老年金险上。如果连通胀都不能战胜,连78岁之前的生活都无法保证,还谈何长寿风险呢?所以资产配置和年金险是相互补充的,两者都不可或缺。从这个角度看,年金险的收益不是不应该看,而是应该看淡一些。3.5%意味着在利率下滑的情况下,我们用保证3.5%的复利(扣除成本大概3.3%的复利)锁定了未来养老生活中固定给付的部分。现在基本每过一年,银行定存利率可能又会下调,所以在利率下行周期内,应该果断地用养老年金险做养老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