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理财知识

(恒大地产怎么样)恒大该不该做食品饮料?该不该造车?

2023-09-11 15:35:50

几天前,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在公开场合,怒斥许家印太贪心,注册资本39亿却贷款2万亿,没有“敬天爱人”之心。曹德旺的发言,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。


12月3日,恒大一纸公告宣布2.6亿美元的债务可能违约。恒大“躺平”如同一声惊雷,引起了官方与民间的高度关注。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保监会、证监会第一时间发生发声,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时间约谈许家印。


虽然对恒大“暴雷”、“躺平”,坊间早有猜测,但当这一消息传来,仍如平地一声惊雷,让人感到震惊。恒大从宇宙第一房企的神坛上跌落,看似突然,其实有迹可循。


官方对恒大事件的定论是:“恒大集团经营管理不善,盲目多元化扩张,最终导致风险爆发,属于个案。”官方的总结非常精辟:经营管理不善,代表着企业内部出了问题,从根上说是企业文化的问题;盲目多元化扩张,意味着企业战略出了问题,从根上说是许家印自己的问题。


我们试图从企业文化、企业战略两个方面分析恒大危机事件,从众说纷纭中,直抵事物的本质。


恒大的企业文化缺了什么?


如果将恒大事件与安然事件进行类比,就会发现有极大的相似性,那就是一切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,导致企业最终失控。


在轰然倒下之前,安然和恒大一样,是一个众多投资者追捧、拥有“神话色彩”的明星企业。1985年,两家濒临破产的天然气公司合并成立了安然。


进入1990年代以后,安然就像开了挂一样,进入令人咋舌的高速发展阶段。从1990年2000年的十年间,安然从一家天然气企业变身为一家互联网企业,其销售收入59亿美元上升为1010亿美元,《财富》杂志“世界500强”第十六名,连续六年将它评为“最具创新精神”企业。


然而,谁也没有料到的是,2001年12月2日,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,令世界震惊,安然的轰然倒下,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,也重创了社会公众的信心。


为什么安然会突然倒掉?很多人认为,安然的毁灭是因为盲目多元化、财务作假、高层腐败,但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,本质上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。


安然有一个著名的“只注重结果”的“压力锅”文化。它有两个重要的特征:只能成功、赢家通吃;人被轻视、只重结果。在经济上行时,这样的理念再平常不过;一旦经济下行,这种文化就会让公司处于困境。


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,为了让业绩报表好看,高管层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最终诱使他们铤而走险、走上财务作假的歧途。从上至下的造假,最终使“安然公司变成了唯利是图的集合体”(《洛杉矶时报》评语),加速了它的死亡。


为什么拿安然来说事?某种程度上,恒大和安然的企业文化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

2017年是恒大的巅峰期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恒大开始实行全员营销,恒大规定所有员工都要参加每年2-3次的“全员营销”活动,每次持续约2个月。


一位前恒大旅游总部员工曾在媒体上揭示了恒大的“全员营销”是如何失控的:


“2018年初,他被要求每周邀请注册2-3个恒房通新用户,后来注册任务逐渐提升到10个、20个。


到了2018年下半年的全员营销季,任务加码了,他被要求每周邀请5-10人到恒大楼盘到访看房。


没过多久,到访指标又开始上升,他所在的部门要求每人每周拉五十个到访。


到2019年,部门背上了卖房任务,如果完不成任务,不仅要在大会上做检讨,还会被降薪降职。”


从最开始拉亲朋好友注册账号,到找美团跑腿去看楼,再到找黄牛包大巴雇人看,最后到整个部门众筹交纳买房定金,整个过程都充斥着“弄虚作假”。


全员营销固然能提高恒大的业绩,但是它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。


对非业务部门员工的摊派式业绩要求,已然超出了他们的工作范畴,也超过了他们的能力极限。


这不可避免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压力,久而久之就会让员工产生一种焦虑感与不安全感,如同置身于压力锅之中。


正如那位前员工所言,“这种营销任务成为了一种凌驾在大家主业之上的压力,每人脑中时刻要有一根筋想着这件事,焦虑无比。”


随着业绩压力从上至下层层传导,所有人都陷入一种焦虑状态之中,当压力越来越大,不少员工铤而走险,走上了弄虚作假之路。当造假的人越来越多,就成了系统性风险。


当行业情势较好时,恒大尚可应对;当政策收紧、行业情势处于下行之时,恒大的繁荣假象将不可避免地刺破。


那位前员工质疑,“每到全员营销季,公司的销售额都是过千亿,但到底多少是员工众筹的定金,不得而知。”


一个员工在做假,大概率是员工的问题;一个部门在做假,大概率是领导的问题;如果是整个公司都在造假,那么毫无疑问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。


当年安然在媒体上大肆吹嘘“压力锅”文化,最终的结果就是爆掉。这种唯业绩至上的理念,有着极大的危害性。


固然,高业绩压力能在短期内驱动企业高速增长,可是当员工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时,就会想着走捷径,甚至弄虚作假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集体无意识的作恶文化,将公司陷入险境。


明朝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曾提出“致良知”的哲学命题,他认为,其实人们内心天然地知道是非善恶,人们不知道良知为何物的最大原因是良知与本心被遮蔽了。以良知做人,凭本心做事,知行合一,才是正道。


是做一家善良但发展慢的企业,还是做一家作恶但发展快的企业,不同的选择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。


很多人认为,企业的成败,取决于产品、战略、营销、管理等商业决策,事实上,如果分析全球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,无一不是奉行向善的价值观,例如谷歌的价值观是不作恶,腾讯的价值观是科技向善,因为透明直到,只有心存善念,企业才能长久地活下去。


因作恶而一夜之间倒下的企业,可以说数不胜数。三鹿奶粉、三株口服液,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大企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倒掉,看起来是因为质量事故,其实根上的问题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。在当今信息化如此透明的年代,没有一个向善的企业价值观,是没有办法做到持续发展的,更别说基业长青了。


当然,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说恒大奉行的是“作恶”的企业价值观,而且我相信,许家印和他的高管团队的初衷并不是去“作恶”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唯业绩至上的理念会诱使员工“做恶”、“造假”,如果对它视而不见或者失去控制,就会将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

托尔斯泰在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中说,“所有的幸福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如果将这句话套用在企业经营上,则是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,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。


学者陈春花曾对企业文化做过精辟的论述,“企业的真正存在并非是资财的积累、规模的扩大,而是其文化、精神和存在。一旦企业失去了后者或是形成了某种病态的文化,不论其当时的市场、社会利益如何,不论其在公司庞然大物中的座次如何,很快都会陷入公司的危机之中。”


正如人一样,一旦精神出问题了,身体一定会出问题。企业一旦丧失了向善的灵魂,再大的企业都会轰然倒塌。


恒大的管理体系科学吗?


激进,敢冒险,很少考虑风险,恒大战车一旦前进,从来是横扫一切。这是许家印一贯以来的行事风格。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某种程度上,恒大今天的危机,在许家印创立恒大的第一天就注定了。


1997年,恒大推出了第一个楼盘金碧花园,第一期当年征地、当年报建、当年开工、当年竣工、当年销售、当年销完、当年入住。


其秘诀是短平快,其中的平指价格平,1600元楼板价拿地,以每2800元的价格出售,明显低于周边的楼盘。此后的二十多年里,许家印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复制“金碧模式”,在不断创造业绩神话的同时,也将自己陷入险境。


许家印是一个管理很严苛、给钱很舍得的人。他对管理制度“很迷信”。早年许家印在“河南舞阳钢铁厂”热处理车间当主任时,就制定了生产管理意见300意见,其中有一条“150度考核法”非常奇葩、但特别管用:如果值夜班的工人身体打开幅度超过150度便定性上班睡觉,就要罚款。据说这个方法彻底根治了值夜班打盹的现象。由于福利待遇好,工人们对许家印的严格管理没有明显的反感。


创办恒大之后,许家印将管理制度发挥到极致。许家印亲自制定《员工修身准则》36条规定,小到通讯畅通、会议着装,大到受贿、索贿、泄露公司机密都有明确的规定,只要触犯就会得到相应处罚。


他还亲自起草了一本厚厚的《恒大学习资料》,其中有几万条规章制度,内容涵盖了吃穿住用行,员工人手一册。在房屋建设方面,恒大出台了厚达800余页的《恒大精品工程标准》手册,包含30余部篇章、6000余项条款。各种手册、制度加起来超过了60万字。


恒大集团是一个“管人”高度集权的总部:总部上千人不做具体业务,只做管理;总部掌控所有的招投标权。


看《恒大报》、学习许家印讲话、转发恒大宣传文章,是员工的“标准动作”。恒大还执行着极为严厉的考核制度,只要完不成业绩,就要在每周举行的几百人大会上做检讨,甚至会降薪降级。


在内部会议上,恒大高管经常受到许家印的训斥,有时甚至被骂得狗血淋头。信泰资本创始人蓬钢曾参与恒大的战略投资,他对许家印的印象是,“他在公司很有权威,他说晚上开会,就没一个人敢提走。”


这样的高压之下,为什么那么多高管、员工对恒大不离不弃?在严格管理之下,恒大钱给的很足。


2020年,恒大总裁夏海钧年薪高达2.05亿元年薪,是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1247万元年薪的十几倍。这还不是最高的,在2017年巅峰时期,夏海钧的年薪达到了令人咋舌的2.98亿元。颇受争议的经济学家任泽平年薪高达1500万元,打破了经济学家年薪的天花板。


除了底薪,高管很大一部分收入跟业绩挂钩,例如分公司如果完成业绩,会拿出销售额的1%来奖励老总。


对于普通的员工,恒大也很大方。有人做过恒大与万科的薪酬对比,2020年恒大薪酬总支出290.2亿元,员工数为12.3万人,人均年薪为23.5万元;万科薪酬总支出165.16亿元,员工数为14万人,人均年薪为11.7万元。


恒大员工的平均薪酬高出万科员工一倍多,同时也比绿地、融创、保利、雅居乐、招商蛇口的人均年薪高出不少。


许家印在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上,从奖惩机制上就可以看得出来。以恒大足球为例,许家印曾推出过这样的奖惩机制:赢一场奖励500万,平一场不奖不罚,输一场惩罚300万。奖得重,罚得也重,但总体是奖大于罚。2013年恒大足球赢来巅峰时刻,球队获得奖金高达1.3亿元。


严格管理、敢于分钱是许家印的管理精髓。一手拿大棒,一手拿胡萝卜,在类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下,恒大铸就了一支敢打仗、善奇袭的铁军。


许家印曾自豪地说,在恒大,新员工只要入职三个月,很快就会自发变成“工作狂”、“拼命三郎”。


正是这种复制机器人式的体系,让恒大变成了一部整齐划一、攻击性很强、指哪打哪的商业战车。


很多人认为恒大追求的是狼性文化、军队文化。事实上,无论是狼性文化、军队文化是非常强调情感的,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奋斗的文化。


许家印的管理机制是鼓励内部竞争的,过度强调赛马机制,会在内部形成一个个小山头。小山头具有强凝聚力,但山头之外,却是割裂甚至对立的。这就会导致每个小山头只关注自己的目标和利益,不会站在全局的角度,考虑集团的整体利益。


恒大在全国有1300多个项目,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支铁军,但到整个集团公司层面,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。在盛世之下,大家为了利益拧成了一股绳;可一旦盛世的表象被戳破,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。


对恒大这样体量的巨型企业来说,人本关怀、理想主义至关重要。恒大文化与华为文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。


华为“以奋斗者为本”的文化,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,任正非肩上所背负的科技兴国使命,让所有华为人拥有了奋斗的动力。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战,更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战斗。


除了金钱、物质之外,人总得有点精神上的追求,背负着某种使命。如果没有这些,企业就会变成一群唯利是图的集合体,不会得到世人的尊重。皮带哥、许教授、许主席等这些带有恶意的梗,某种程度上是民意的一种表达。


毫无疑问,许家印是功利性很强的企业家。许家印所追求的宏伟蓝图,是规模上的恒大,具体而功利。


从他的公开发言中,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宏伟的目标,实现多少销售目标,达到怎样的行业地位,很少听到他系统地阐释恒大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历史使命。


华为的任正非截然相反,他很少对外说华为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,说得最多的是华为将走向何方、使命价值观是什么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。


任正非曾写过一篇《华为的冬天》,他认为做企业如履薄冰,要时刻防范危机的到来。


任正非无数次在内部强调,华为最基本的使命是活下去。正是这种危机意识,让华为躲过了一次次危机,变得更加强大,成长为屹立于世界的科技巨人。


为了防范自己因为权力过大而犯经验主义的错误,任正非在内部推行了轮值CEO的制度,把决策权交给了领导集体。


企业文化源自于创始人精神,恒大的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许家印烙印。当过去的成功路径变成路径依赖,进而演变成经验主义时,企业就会具有潜在的风险。


在华为,任正非有几位轮值CEO;在万科,王石有郁亮;在联想,柳传志有杨元庆。在恒大,只有许家印自己。


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文描述自己在恒大的境遇时表示,许老板对他的想法和意见并不重视,没有人能影响许家印的想法和决定。当企业进入领导人拍脑袋、一言堂的时候,企业就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。


2017年,恒大进入巅峰期,短短三年多时间,恒大滑到破产重组的边缘,教训不可谓不惨重。


恒大危机让我想到了一件旧事。《中国经营报》曾刊登过家乐福的中国员工一篇题为《我们感谢这里的培养但对这里没有感情》的文章,文章从两个方面批判家乐福的企业文化:


一、结果导向,管理环节滋生漏洞


家乐福在管理上执行的是结果导向的管理体系,整个管理环节对过程并不重视,而是重视例如销售额、毛利率这样的具体结果,从店长、处长到课长一层一层将指标分解下去,如果哪一层完不成指标就有可能走人。


二、等级森严,家乐福缺乏人情味。家乐福上下级等级森严,企业内部缺乏人情味,员工对企业缺乏感情,一旦有合适机会,跳槽成为他们的首选。


2019年,家乐福退出中国。


家乐福中国和安然、恒大的情况何其相似。我们真心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吸取其中的教训,在注重业绩与结果时,给与更多的人文关怀,以使命、价值观与企业文化驱动企业不断向前。


恒大该不该做食品饮料?


12月9日,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住进了成都市金堂县的一家恒大酒店。酒店入口处的宣传板上,“多元化”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。它将酒店的核心优势归结为“恒大集团的多元化”。类似的标语,我在其他的恒大楼酒店也看到过。


见过有酒店将服务当做核心竞争力的,也见过酒店将文化当核心竞争力的,但像恒大酒店这样将“多元化”当核心竞争力的,倒是第一次见。这不免引起了我的好奇:


    为什么恒大酒店要把多元化当做核心竞争力?


      恒大的多元化,到底遵循怎么样的逻辑?


        为什么许家印为什么笃信恒大的多元化会成功?


        恒大在全国有1300多个项目,1200万多业主,他们都有着“衣食住行”的巨大需求。在某种程度上,恒大抢占了社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离消费者最近,理论上可以延伸出一片巨大的消费市场。其中,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,复购率较高的“食”是重中之重。


       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,恒大旋风般地进入“食”这个领域。


        2013年,借助亚冠决赛,恒大冰泉高调亮相,赚足眼球。许家印定下非常激进的销售目标:2014年100亿元;2015年300亿。要知道,2013年农夫山泉的销售额才90亿元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2014年恒大冰泉销售10.9亿,亏损23.7亿。


        2014年8月,恒大宣布进军粮油、乳业等快消领域,计划投资1000亿做大快消产业,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就偃旗息鼓,不得已之下,恒大将粮油、乳制品、矿泉水业务以27亿元打包卖掉,后来又低调收回。


        很多批评者认为,恒大不应该涉足“食”这个领域。从多元化的逻辑来看,恒大进入“食”领域具有弱相关性,如果认真经营,仍然具有成功的可能性。可惜的是,恒大延续了地产行业的那一套打法,违法了行业规律,以至于摔了跟头。


        恒大冰泉也好,恒大农业也罢,都走的是高端路线。和大众品牌的打造逻辑完全不同,梦想价值是打造高端品牌的第一要素,高端消费者是一群挑剔的人,要征服他们,必须在品质、品味、艺术、技术等方面引领他们进入梦想的世界,就像苹果手机一样。


        真正的高端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,它需要农耕式的培育,而不是工业化的速成。尽管狂轰滥炸的广告,可以帮助恒大食品在短期内招到商,顺利地铺向终端,但要消费者拿出真金白银去买4.5元一支的矿泉水、63元一斤的大米,239元一瓶的大豆油,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,还要靠占领消费者的心智。


        恒大地产奉行着“开盘必特价、特价必超值”的铁律,因此它在行业内有价格屠夫之称,这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形成了低端的品牌形象。要打破这种印象,建立高端的品牌形象,就必须在消费者心智中构建梦想的世界。


        我们先来看看恒大冰泉在一年内广告诉求的变化:天天饮用、健康长寿;健康美丽;一处水源供全球;爸爸妈我想喝;做饭泡茶;我只爱你。不断变化的广告主题、代言人、广告风格,让人们没有办法对恒大冰泉建立心智认知。


        我们再看看恒大冰泉的价格变化:500ml装的恒大冰泉最初是4.5元,后调价为2元/瓶,后来在超市竟卖到1.4元/瓶;1.25L装的恒大冰泉,先从25元降到12.5元,后来又降到4元。这种频繁的大幅度降价,不仅对品牌产生巨大的伤害,而且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。


        恒大做高端矿泉水、粮油,不是为了长远的发展,而是为了短期的销量。直白点说,是为了割韭菜、薅羊毛。显然,这样的做法无法赢得消费者的心。


        品牌之战,本质上是心智之战,如果在品牌定位上模糊不清、朝令夕改,无论是做高端市场,还是做大众市场,都终将会失败。投入越大,摔得越惨。


        恒大该不该造车


        许家印曾轻蔑地认为,“食”这个板块才几十亿的盘子,体量太小,承载不了他的恒大梦想。于是他掉转枪头,在“行”开始进行赌徒式的布局。


        对于新能源汽车,许家印同样寄予了厚望。为此,他订立了三大宏伟目标: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、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,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,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。


        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销售了130万辆电动汽车。专家普遍预计2025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700万辆。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恒大要成为其中数一数二的玩家,至少要迈过四道坎。


        第一道坎是资金坎。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过,没有200亿,不要造车。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,李斌认为,造车门槛不降反升,“没有400亿造不了车”。


        贾跃亭投入150亿元,耗费了八年时光,还是未能实现量产。戴森花了218亿元,最后不得不宣告造车失败。


        三年来,恒大汽车累计投入474亿元,现在仍未进入量产阶段。


        第二道坎是品牌坎。汽车消费与房产消费有着根本的区别,品牌价值更加凸显。特斯拉的极客气质,宝马车的驾驶享受,这些都是消费者购买的理由。


        房产消费,人们更多的是看地段、户型、配套等物理要素,但汽车消费,人们对品牌这一心理要素更加看重。


        20万的奔驰车真的比20万的吉利车好开吗?上千万一辆的宾利车真的值那么多钱吗?很难说得清。


        第三道坎是竞争坎。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增长潜力,吸引了很多行业外的玩家。除了恒大,还包括像华为、小米、苹果、谷歌、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。今年,小米宣布加入造车大军,宣布十年投入100亿美元。


        第四道坎是时间坎。造车,需要和时间做朋友,要经得住熬。直到今天,蔚来、理想、小鹏仍在亏损当中。特斯拉2003年成立,到2020年才摆脱亏损魔咒。如果没有足够的战略定力,注定是会失败的。这两年,有太多的造车新势力悄然消失。


        对恒大来说,这四道坎都是生死坎,只要有一道坎迈不过去,都将是对恒大汽车的重挫。


        如今,恒大集团陷入债务危机之中。在恒大汽车即将进入量产的关键时刻,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输血,它接下来的造车之路将会非常艰难。


        更重要的是,它对恒大汽车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。要重拾品牌声誉,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可以预见的是,恒大汽车即便量产成功,其销量表现也将大打折扣。

今日推荐
期货和现货交易的差异有哪些 有这几点
期货和现货交易的差异有哪些 有这几点

近日很多人对期货和现货交易的差异有哪些方面的信息相...[详细]

独家专栏
精彩推荐
热门排行
热门标签